人民币对美元四连升 “慢步跑”凸显矛盾心态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周四(1月27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为本周连续第四日走升,并继周一触及上周刚创下的记录新高后,连续第三日刷新此记录,暗示人民币内外部升值压力之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周四(1月27日)再创汇改以来新高,为本周连续第四日走升,并继周一触及上周刚创下的记录新高后,连续第三日刷新此记录,暗示人民币内外部升值压力之大。与此同时,一浪高过一浪的人民币涨势让企业心惊肉跳,并可能加速热钱流入、双套利,人民币升值步伐已明显放缓,又凸显中国面临的矛盾心态。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月2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6.5876,较周二的6.5878进一步小幅低设2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低。此前周一至周三中间价也仅微幅设低3个、2个和3个基点。交易商通常会根据中间价水平来揣摩中国央行在人民币汇率上的立场。

       人民币兑美元自去年6月重启汇改后一度升约3.6%,尤其过去两周“胡奥会”前后,人民币兑美元升幅高达0.6%,但上周以来涨势明显趋缓。上周“胡奥会”后人民币继续走强,有分析指出未来人民币将加速升值,但本周人民币/美元中间价连续四日仅微幅设高,暗示上述想法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中国仍将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步伐逐步稳健提升人民币汇率水平。

       上周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期间,中国重申了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承诺,并放弃了其反复使用过的“维持人民币汇率在均衡水平附件稳定”等一些词汇,同时主动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和中国转变经济增长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海外媒体对此解读为,中国货币政策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同时这也表明中国官方已经更能够容忍人民币的升值。

        法国总统萨科奇本周在启动法国作为G20主席国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并建议为此设定一个时间表。这呼应了上周中美对话后联合声明中奥巴马支持将人民币逐步纳入入IMF “篮子” 的表态。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也正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萨科奇的建议旨在使人民币升值以便提高法国的出口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位法国官员也坦陈,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使用的不断扩大将会提升对人民币的需求并可能推动人民币升值。萨科奇也表示,希望人民币继续升值,但表示步伐将由中国决定。

        除了来自欧美的压力,美元贬值导致新兴市场货币大幅升值,也导致中国承受来自新兴市场国的压力。因美国量化宽松导致的流动性狂流入新兴经济体及商品市场,美元贬值刺激新兴市场国货币升值,这样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不及其他新兴市场货币的情况下,出口依赖中国的新兴经济体和商品出口国在汇率竞争力上明显输给中国,中国也被美国“拉下水”,被动成为货币战的肇事国之一。巴西新上任总统即直言将同中国讨论汇率问题,自去年初以来巴西雷亚尔已升值30%,巴西国内企业对中国竞争力下降叫苦不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