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 北京对外经贸还要迈过五道坎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10年,北京对外贸易发展态势良好,进出口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利用外资小幅增长、外资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预计2011年北京地区进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定、结构继续优化。 2010年,北京
2010年,北京对外贸易发展态势良好,进出口规模突破3000亿美元,利用外资小幅增长、外资企业盈利能力增强。预计2011年北京地区进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定、结构继续优化。

2010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301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3%,远超2008年2718.5亿美元的规模。从全国情况看,北京地区外贸规模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四位,占全国进出口规模的10.1%。其中,进出口规模分别占全国进出口规模的17.6%和3.5%。数据显示,北京进出口总值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未来有望继续平稳增长。

“十一五”期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呈现规模不断扩大,增幅趋缓的态势。2010年1-11月,北京4400多家限额以上外商投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30.5%;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2.1%。从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倍,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74.6%,保持高速增长状态。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断升级
近年来,在全球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消退之时,又迎来了部分发达经济体推出的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同时美国相关部门表示不排除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可能。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已经造成一定冲击,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剧别国货币升值压力,损害别国出口与经济复苏;二是推高大宗商品价格,造成输入性通胀压力;三是导致大量热钱涌向其他经济体,对他国货币政策构成挑战。

欧盟尚未走出债务危机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综合体,欧盟的经济与金融稳定与否,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保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还存在不确定性。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始终不断。今年在希腊逐步摆脱低迷后,爱尔兰、葡萄牙危机再次爆发显示出欧盟二三线国家风险尚存。另一方面,欧元区的经济复苏又十分迟缓,发展不够平衡和稳定,就业形势仍然严峻,物价水平温和上涨。虽然德法等主要国家经济复苏速度较快,但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其复苏速度依然落后于美国和新兴市场。

外部出口空间有所收窄

在发达经济体维持宽松货币的背景下,亚洲新兴市场相继采取了紧缩政策以抑制游资流入和资产过热,经济增速出现一定回落,如韩国、泰国、印度等国均采取连环加息政策,这意味着中国与韩国、东盟等地区的进出口高速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另外,欧日美等发达国家在危机后重振出口产业,贸易保护主义力度增强,对华贸易摩擦不断增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收窄了外部出口空间。
加息政策增大外贸企业压力

2010年10月20日,央行时隔3年以来首度加息,同时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境外资本流入和控制通胀等因素,未来仍存在继续加息可能。融资难一直是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加息不但增加了资金使用成本和还款利息,还提高了企业贷款难度。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出现一定升值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不过,加息带来的压力可能迫使企业升级,调整产品结构与经营策略,提高产品附加值。

外资结构调整带来机遇

2010年4月份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使得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我国正致力于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对于外资企业来说,既是投资经营环境的变化,也意味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崭新的发展机遇。

“调结构、促平衡”仍将是今年外贸的主基调。同时,出口还面临包括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价格不断上涨、出口退税调整以及外部需求存在变数等诸多压力。考虑到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以及2010年恢复性增长引致基数回升等因素,预计2011年北京地区进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实际利用外资规模保持稳定,结构继续优化。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