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企海外并购呈现出崭新的路径 三种新表情成缩影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11年2月2日,中国人欢欢喜喜过除夕的日子,廖东平却置身千里之外的加拿大,与亲人短暂分离并没有冲淡他此刻喜悦的心情。 在经过多次沟通和谈判之后,富丽达集团选择了这一举国同庆的日子,以2.5亿美元现汇,
2011年2月2日,中国人欢欢喜喜过除夕的日子,廖东平却置身千里之外的加拿大,与亲人短暂分离并没有冲淡他此刻喜悦的心情。在经过多次沟通和谈判之后,富丽达集团选择了这一举国同庆的日子,以2.5亿美元现汇,全面收购了加拿大Neucel特种纤维素有限公司所有相关股权、债权,全面拥有和控制该公司的全部资产和原材料采购渠道,全部生产、经营及销售网络。
作为集团境外投资总监,这次收购无疑是给廖东平最好的新春礼物。
其实,富丽达集团不过是杭州近600家境外投资企业的一个缩影。据杭州市外经贸局外经处处长吴坚介绍,去年,杭州企业境外投资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10个,总投资17.61亿美元,同比增长847.13%。
与以往不同的是,杭州企业海外并购也呈现出崭新的路径,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全资收购上游资源公司,解决后顾之忧;借船出海,轻松涉足海外矿产资源;国外建工业园,巧妙绕过贸易壁垒。
全资收购保障上游原料供应
富丽达集团与加拿大Neucel特种纤维素有限公司的谈判经历了一个过程。Neucel公司是富丽达集团的供货商之一,是全球生产木材溶解浆(俗称木浆)的专业厂商,产品为使用木材进行加工处理所得的普通和特种溶解浆,用于制造粘胶纤维等纺织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其实,早在2009年,在全球原料价格上涨迅速的背景下,集团内企业曾增资参股,收购了Neucel公司少数股份。
然而,这次收购并没有解决富丽达的后顾之忧,由于没有控股,富丽达集团依然无法实现对该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销售等渠道的控制,不能有效保障原料的供应。
Neucel公司是成熟和管理完善的企业,年生产能力最高可达20万吨,也是加拿大3家能生产特种溶解浆的公司之一,而新建浆厂所耗费的资金和技术是不可想象的。同时Neucel公司所在地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所生产的溶解浆质量优良,目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公司地处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万吨海轮可通过所在地温哥华岛的海湾从厂区直通太平洋,区位条件非常优越。“投资加拿大,也没有政局不稳和政策多变等担忧。”廖东平说。
这一系列的优势,让富丽达高层决心全资收购Neucel公司。在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进行过多次谈判和沟通后,双方就收购条件等最终达成了一致。富丽达在完成了后续的国内审批和海外投资架构设立等一系列工作之后,在加拿大当地时间2月1日,现汇出资2.5亿美元,完成了对Neucel公司原有外方股东所有股权、债权和期权的全面收购,原来的美国Wellspring和GSC等金融投资公司股东和其他所有外方股东全部退出。
完成收购之后,富丽达集团拥有和控制该公司的全部股权,全面拥有和控制该公司的资产和原材料采购渠道,全部生产、经营及销售网络。“这也将有效提高集团整体经济效益。”廖东平说。
收购门道
跨国收购项目本身涉及法律、财务、税务、金融投资、文化、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和体系,需要企业内部有,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组建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在内的必要的项目团队,其中律师事务所的工作非常重要,公司内部项目负责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十分关键,项目组织需要严密、规范,工作需要做到非常细致全面。
借船出海涉足海外矿产资源
为防止煤炭资源勘查投资过多而出现产能过剩,国土资源部上周出台新规,决定3年内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暂停受理新的煤炭探矿权申请。
“国家收紧矿产资源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像我们这些实力有限的民营企业,未来涉足国内矿产资源的门槛会越来越高。”杭州一家长期经营矿产投资的公司负责人透露,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杭州企业开始将触角伸向海外。
全国工商联最新公布的2010-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说,通过收购海外能源矿产资源来满足国内对能源资源持续增长的需求,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投资的新趋势。
长期以来,杭州百越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化名)从事国内矿产开发。“煤矿不让搞了,金矿没资格,铜矿不是大型集团就是央企占了。”该公司副总赵先生说。去年,公司投资450万美元,入股澳大利亚一家国际金属公司。
这家公司在纳米比亚经营多年矿产,在当地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资源。赵先生说,澳大利亚的法律法规非常健全,公司在矿产勘探和开发方面经验丰富,但金融危机让他们资金短缺,而公司选择参股澳大利亚公司,可以帮助公司迅速涉足到介入海外矿产资源开发。这无疑是一次双赢。
事情的进展也非常顺利。据赵先生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在纳米比亚勘探到100万吨的铜矿资源。由于目前,公司铜资源比较稀缺,双方约定,在同等价格下,这些铜原料将优先进入国内市场。
借船出海,是目前国内民企涉足海外矿产开发的最为便捷的投资方式。吴坚说,杭州企业当前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的案例并不多,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国外公司已有资源和经验,通过参股的方式,无疑可以让杭州企业更迅速地走出去,并有助提高海外投资的成功率。
参股门道
抱团出击
巧妙绕过贸易壁垒
近年来,中国企业频频遭遇贸易壁垒,成为世界上因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损失最大的国家。作为国内的外贸大省,浙江的企业深有体会。不过,作为杭州民营企业的代表,华立集团所走出的一条海外投资的路子,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案例。
泰中罗勇工业园是由总部在杭州的华立集团与泰国Amata(安美德)集团在泰国合作开发的面向中国投资者的现代化工业区。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设立的首个综合性工业园,其中华立集团占股70%,安美德集团占股30%,计划引进中国企业50-100家,年产值200亿-300亿元人民币。据泰中罗勇工业园副总吴广云介绍,目前,入园企业达到国内30家,7家为浙江企业。
华立集团之所以选择在泰国建立工业园,主要与泰国在国际贸易上所具备的便利有关。据介绍,泰国与日本、印度、澳洲、巴林等国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随着这些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泰国对国际市场的辐射作用日渐强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等主要贸易区对泰国极少设置配额、反倾销等贸易障碍,这成了国内企业钟情泰国的首要原因。
“在出口加工贸易上,与中国相比,泰国和美国是有‘普惠制’,即发达国家(给惠国)对从发展中国家(受惠国)进口某些适合的产品时给予减免或免税的优惠待遇。”吴广云说。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存的背景下,由具有丰富境外产业投资和运营经验的知名企业牵头,组织一批国内相关传统优势产业企业在境外建立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工业园,已成为中国企业规避贸易风险、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迫切需要。
“泰中罗勇工业园”当前正在尝试的“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模式创新;从发展看,可以肯定会为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提供很好的支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