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国际:外贸顺差收窄 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1 月外贸形势好于预期。中国1 月份出口同比增速比上月反弹29.8 个百分点至37.7%,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22.5%。1 月份进口同比增速比上月反弹25.4 个百分点至51%,也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的27%。当月贸易顺差由上月的131 亿美元继续收窄至65 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13 亿美元。我们认为今年和去年春节日期相去不远,因此春节因素的扰动并不是1 月进出口反弹的主要原因。出口超预期主要是由于外围经济的持续复苏,进口超预期则是由于在中国旺盛的内需带动下一般贸易进口出现快速增长,以及快速增长的出口带动了加工贸易进口的反弹。往前看,由于进口的快速增长,我们继续维持“未来几个月可能出现贸易逆差”的判断,这在短期内有助于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1 月份出口增速反弹有基本面因素支撑。1 月出口增速比去年12 月大幅走高29.8 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基本面因素的支撑。在宽松的宏观政策刺激下,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趋势,特别是就业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使全球经济前景有所改善,这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分地区看,中国对欧盟、美国和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4.9%、34.7%和34.5%,增速分别比上月回升6.6、16.7 和20.5 个百分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亦明显加快,如对东盟的出口增速由上月的4.7%反弹至26.6%。分产品看,纺织品、服装、机电产品等出口均明显加快。往前看,虽然随着去年同期基数的逐步抬高,未来几个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会逐步回落,但在外围经济复苏力度好于预期的情况下,出口仍可能保持较快增长。
旺盛内需和出口共同推高进口增速,贸易逆差越来越近。1月份进口同比增速比去年12 月反弹25.4 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内需旺盛以及加工贸易进口的反弹。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口和加工贸易进口均明显加快,同比分别增长56.1%和45.1%。我们认为进口价格的上升只是进口反弹的次要原因,比如1 月份原油进口数量同比增速由上月的-1.9%上升至27.5%,而进口均价同比增速由上月的9.4%上升至18.3%,涨幅相对较低。分产品看,1月份进口反弹比较明显的是资源和农产品,如大豆、铁矿石和原油进口同比增速分别高达51.2%、149.2%和50.8%。往前看,由于去年基数逐渐走高,未来进口增速可能逐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