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屈宏斌:未来一两月内或再加息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1月份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9%,低于早前市场普遍预期。在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联席主管屈宏斌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无怃,通胀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  他认为,央行最近会动用数量工

   1月份CPI(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9%,低于早前市场普遍预期。在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亚洲联席主管屈宏斌看来,中国经济增长无怃,通胀是目前面临的最大风险。

  他认为,央行最近会动用数量工具收缩流动性,未来一两周内可能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未来一两月内或再度加息。

  海关总署公布,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从12月份的17.9%增至37.7%。屈宏斌认为,尽管有春节因素使1月份进出口数据偏高,1月份数据仍然表明当月进出口实际增速均较为强劲,未来几个月中国的出口增速将保持在相对强劲的水平。出口的强劲增长受到了全球经济状况改善的支撑,进口则是受到了内需强劲增长的支撑。

  汇丰银行认为,全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预计达9%。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打消了收紧流动性对经济的影响,而近期通胀压力不容乐观,央行动用存款准备金率再加息意在抑制通胀。

  屈宏斌表示,1月CPI低于低于汇丰银行此前5.2 %的预期。他并不认可市场猜测的CPI构成权重变化是导致CPI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造成1月CPI增速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因是食品价格的涨幅低于12月,这说明春节期间抑制蔬菜价格等一系列短期性、连续性措施起到作用。

  但屈宏斌表示,目前CPI仍高于政府的调控目标,环比来看仍在加速,通胀压力不小。鉴于严重干旱对冬麦的产量的影响,他认为未来3-5个月,食品价格上涨放缓不一定可持续。同时PPI持续上升,上游的价格压力仍存,加之流动性过剩,这些因素都将推动CPI走高,CPI增速在未来3-5个月反弹至5%是大概率事件。

  屈宏斌进一步表示,CPI的上涨表面看是食品、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和PPI的传导等因素,但深层原因是货币流动性问题。他认为并不存在输入型通胀,所谓输入型通胀的实质反应了中国新增需求,中国之所以对大宗商品需求大是因为中国基础设施投资较旺,投资旺背后是资金投放过多。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4万亿元,受监管部门加强信贷调控影响,当月货币信贷增速双双回落。屈宏斌认为,虽然贷款增速有所减缓,但整体来看信贷规模过大,监管部门会继续控制放贷行为,使之从20%多的增速回归到常态化16%的增长。

  屈宏斌认为,管控通胀根本还是要管控流动性。他预计最快未来一两周内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并且今年上半年至少还有150个基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空间。未来1-2个月还会有1次25个基点的利率上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