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称人民币5%-6%年升值节奏合理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接受专访时预计,由于农历新年需求强盛推动,2月CPI将增长更快,但由于粮食供应的增加,下半年CPI增速会放缓至4%以下,人民币5%-6%的年升值节奏是合理的。  李稻葵称,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接受专访时预计,由于农历新年需求强盛推动,2月CPI将增长更快,但由于粮食供应的增加,下半年CPI增速会放缓至4%以下,人民币5%-6%的年升值节奏是合理的。

  李稻葵称,中国应在今年逐渐提高利率,使基准1年期存款利率略微高于市场普遍预计的2012年CPI升幅。

  李稻葵称,从长期来看,中国将面临持久的通货膨胀压力。他指出,随着工资与其他生产成本的上升,未来10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可能在3%-5%左右。如果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或倘若中国受到意外事件冲击,那么通胀情况可能恶化。

  但李稻葵认为,人民币过快的升值步伐并不利于中国遏制通货膨胀,因为,过快的人民币升值速度不仅有损中国出口商利益,也会对推高其他国家的通胀程度。由于中国是铁矿石、铜、铝的主要进口国,人民币升值也会助推澳大利亚、智利和巴西这些主要大宗商品生产国相应提高价格。

  他重申,自2010年6月19日人民币汇改重启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累计升值3.6%,人民币升值并不能遏制中国的通胀问题。尽管中国正在加紧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中国不希望让人民币替代美元。

  他表示,中国的出口企业已经面临诸多压力,这些压力源自20%的年度工资成本增幅和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因此中国目前正在减少出口依赖,预计2011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有望从2010年的3-4%下降到2%。

  中国尚未设定2011年银行新增贷款目标。李稻葵表示,中国应设定2011年的整体外部融资目标,规模在10万亿元比较合适,内容应涵盖银行、股票、债券、私募股权及首次公开募股。

  对于存款利率市场化,李稻葵表示,中国决策者对此非常审慎,任何市场化过程都将是渐进的。他同时呼吁增强中国货币政策制定过程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