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明两年CPI增幅或维持高位 至少三次加息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日本野村证券亚洲经济部副主管木下智夫2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中国政府抑制通胀的措施成效较为明显。 尽管如此,今明两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幅仍将分别达到4.5%和5%,连续维持高位,而央行也将因
日本野村证券亚洲经济部副主管木下智夫2月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预计,中国政府抑制通胀的措施成效较为明显。尽管如此,今明两年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幅仍将分别达到4.5%和5%,连续维持高位,而央行也将因此在今年内至少实施三次加息,继续收紧"银根",遏制通胀。
他同时认为,尽管中国1月大城市房价涨势依旧显著,但中央政府的抑制措施较为果断,地方政府推出的"房产税"措施也将在未来起到效果。
未来三个季度均匀加息
记者:中国1月CPI增幅低于预期,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政府抑制通胀的措施起到了切实效果?中国今年CPI将呈现何种走向?
木下智夫:中国政府抑制通胀的措施一定程度上起到效果。特别是在平抑食品价格方面,中国1月的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是2.8%,考虑到中国北方的旱情和农历春节等因素,这一数字并不太糟糕。不过,剔除食品的CPI同比涨幅却达到了2.6%,为过去十年最高水平。
鉴于接下来全球经济将面临更高的大宗商品价格,中国的通胀率仍将稳定在高水平。预计今年中国的年度CPI增幅将达到4.5%,明年则将进一步提升至5%。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居民对通胀普遍有着较高的预期,这让生产者获得了提高价格的心理空间。此外,中国愈发显著的用工荒问题,也将通过薪酬快速上涨的链条,将压力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记者: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农历新年的首个工作日宣布加息,您如何看待加息前景?
木下智夫:毫无疑问,中国央行还会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收紧货币政策。
我们预计,中国央行今年还将实施至少三次加息举措,初步判断加息将均匀分布在第二、三、四季度,每次幅度均为25基点;而明年,还将三度加息。同时,今年内还会上调约五次存款准备金率,明年则会实施三次。
"房产税"是有益举动
记者:房价未包含在中国的CPI数据构成中,但其仍是支撑高通胀预期的重要因素。从昨天公布的数据看,1月中国大城市房价依然涨势明显。您如何看待中央及地方政府连续出台措施打压房价?房价的中长期走势将如何?
木下智夫:中国政府出手调控房地产价格的举动十分果断,此前快速飙升的房价,其增速已得到一定的抑制;不过,必须指出的是,中国的大城市中仍存在房地产泡沫。
需求的存在决定着未来的中国房价不会轻易出现实质性回落。但这并不意味着调控措施缺乏必要性;恰恰相反,从长期看,中国政府现行措施以及今年早些时候重庆、上海推出房产税的有益举动,都会起到实际效果。
记者:中国周边的亚洲经济体同样面临着较高的通胀预期。这一局面会分担中国的通胀压力,还是会将更多的通胀传导至中国?
木下智夫:造成亚太经济体面临高通胀预期的原因有二。首先,供需基本面进一步失衡,需求快速上涨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推高价格;其次,商品价格涨势难以抑制。这两点也同样是中国面临的局面,所以,目前亚太各经济体的通胀隐忧实际上是该地区整体状况的客观体现,并不存在内部市场间显著的压力传导问题。
不过,香港较为特殊,港元盯住美元,而在通胀担忧情绪日益升温的情况下,港元很可能会因此受到追捧,这将让香港市场拥有对热钱格外的吸引力。预计今年香港的通胀率将达到4.5%,与中国大陆地区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