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霸主地位难撼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两房事件再次被炒作,折射了全球经济学界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美元的地位一定会衰落,包括美元将失去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等。而事实却是,虽然全球很多投资者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建议,稍微有一点机会,
  两房事件再次被炒作,折射了全球经济学界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就是美元的地位一定会衰落,包括美元将失去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地位等。而事实却是,虽然全球很多投资者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建议,稍微有一点机会,就要做空美元,但美元中长期强势的基本面很难撼动。至于改变美元独大的局面,寻找一个新的货币充当世界货币,将美元赶下全球货币体系霸主地位的“宝座”,这可能是非常遥远的事情。

  美元独大固然不好,但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美元能够长期保持“独大”的地位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分析为什么美元能够长期保持霸主地位的问题,首先需要回答的是,目前的世界货币体系为什么一定要选择浮动汇率制,走向浮动汇率制,而不是回归许多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固定汇率制。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主要由商品生产拉动经济成长的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了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的阶段。投资,尤其是国际间的投资潮所产生的货币流非常巨大,非常快捷,而且投资所产生的收益率水平,差异很大,不确定性更大。它是商品贸易包括国际贸易结算所无法比拟的。举一个例子,2010年全球贸易结算量大约是十万亿美元多一点,而全球外汇市场的交易额却有一百二十万亿美元之多。差额是十倍以上,投资流所产生的货币流远远超出实体经济的交易额。不可否认,投资是与投机相关的,在全球投资潮中有很多投机者。如果说,以商品贸易为主的国家喜欢固定汇率制,投机者可能更喜欢固定汇率制,因为它会使投机者找到更多的投机机会——钻空子的机会。相反,浮动汇率制则可以迅速地对国际货币流进行调整,使得外汇市场的投机行为被局限在“短线”,使投机者很难持续地攻击一个被错误估值的货币。而这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可能是十分重要的。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初期,逐渐加入全球化的经济体(国家)会越来越多,而这些国家的劳动力价值水平是差异极大、变化极大的,比如中国,十年前劳动力价值的平均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其汇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变化会很大,很难长久地锁定一个国家的货币。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蓬勃发展的时代,目前的世界经济体系还无法找到一个比较固定的汇率结算制度来锁定众多国家间的汇率,以进行跨时空的劳动力价值比较;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原有的发达经济体也会出现分化,一些传统的经济强国会不断地被削弱,比如停滞了20年的日本和近期陷入债务危机的欧洲,甚至包括美国的经济地位都在被削弱。如果说,汇率要反映经济实力的变化趋势,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对中国这样的高速发展国家更不公平。因此,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间越来越大的贸易往来和投资往来变化趋势,只能采取浮动汇率制。

  今天的所谓全球货币体系实际是很少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参与的,那是发达国家设计的“游戏规则”。绝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处在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以出口为主,因此希望货币缓慢升值,同时,由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波动率很大,市场信誉度不高,因此只能采取盯住某一个强势货币的方法,以进行国际贸易结算。实际上,盯住一个强势的世界货币方法,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货币来说,也是浮动的,变化的,因为世界货币有好几个,它们相互间是浮动的。比如中国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过去二十几年中变化也很大。

  而发展中国家到底应该选择哪个强势的国际货币组作为自己长期盯住的“锚”呢?这是个历史选择,一些人问,为什么人民币不去盯住欧元呢?欧元才诞生了十年,而十年间波动率很高,前景也不确定。因此说,盯住欧元,很难,也很悬;更何况,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在欧元以前,早就选择了盯住美元。另外,一个稳定、强势的货币只能诞生在经济十分强大,创新能力很强,同时经济弹性也很高,能够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国家。环视全球,这个国家非美国莫属。过去几十年,美国经济虽然也有很多麻烦,但它不会像日本那样,调整了20年还没有度过衰退期,也不会像英国那样,经济门类过于单一,很难经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同时,日本与英国的经济规模也无法与美国相比,缺乏弹性和韧性。日元和英镑在过去20年中经常上演大起大落的走势,被市场“誉为”炒作型货币、息差交易货币。如果哪个国家选择盯住日元或是英镑,那真是苦不堪言。实际上,以前一些区域性的发展中国家曾经选择过盯住日元或是英镑,但都不得不退出,转为盯住美元;其它G7国家的货币不是规模太小,就是波动率太大,比如澳元、加元和瑞郎等,让像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巨大经济体盯住一个比自己的经济规模小很多的国家的货币,那是异想天开。可以这样说,美元的世界货币体系霸主地位不是自封的,甚至也不是美国人故意设计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美元做“锚”,与其说是无奈,不如说是必然,是自身的需要,不是谁强加的。

  当然,美元不是最好的“锚”,对中国这样的“超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最终目标并不是寻找一个新的“锚”,而是自己成为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一员——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体系的一个“锚”。当然,这个退出的过程是复杂并漫长的,不像很多人想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