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民币纳入SDR走向国际化非常重要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总裁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表示希望人民币能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简称SDR)货币篮子。2月21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人民币纳入SDR是其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卡恩并非没有条件,当地时间2月19日,卡恩指出,人民币纳入SDR的前提是“人民币必须实现部分可自由兑换”。这与本月9日,IMF副总裁筱原尚之(Naoyuki Shinohara)的看法一致。筱原尚之明确表示,人民币无法在全球市场上自由使用,因此不符合进入SDR的条件。
但卡恩的表态,仍然令人民币纳入SDR一事出现曙光。与此同时,来自二十国集团(G20)的财政官员们在19日亦称,同意对是否应扩大SDR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进行考虑。
2月21日,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向《财经》记者明确表示,人民币纳入SDR以后,对于加强人民币国际化概念,促进国际结算、投资币种定价等有利,此举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与此同时,孙立坚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国人民币的权重可能也会随之增强,而这将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积极作用”。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了上述卡恩所提及的“人民币必须实现部分可自由兑换”,人民币纳入SDR还有另一道难关,即“纳入SDR的货币必须是市场能自由股价的货币,但人民币不是”。
关于这些未解之题,去年11月,IMF多位董事在肯定中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商品和服务出口国、中国采取多项措施推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流通等举措的同时,他们强调“IMF会随着事态发展持续评估”。“如果外国人可自由持有人民币,觉得持有人民币有安心感,值得保藏,是可以打破这两条约束的,”孙立坚说。
孙立坚也指出,SDR是由市场决定的,人民币若让政府管理,将不利于纳入SDR。他表示,希望中国作为外资储备较多的国家,能够形成主权货币,币种不受美元控制,“但这太理想化了”。他强调,美国存在要求加快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目的,但对于人民币本身而言,纳入SDR这一走上国际化的中间过程“非常必要”。
目前,SDR货币篮子包括美元、日圆、欧元和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