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货币过松产生泡沫 加息100点或可解决负利率
马骏:货币过于宽松产生资产泡沫或诱发通胀
曾瀞漪:如果这样听起来仿佛觉得二季度之后通胀开始会缓下来,所以有人就说现在通胀问题,一个是会开始放缓在六月份之后。第二部分就说现在通胀问题可能是成本所推动的了,比如说是农产品价格上涨,所以你增加供应就可以了嘛,你如果用这个货币紧缩的方式,譬如说加息,加息对应不是要压制农产品价格这是没有用的,所以根本不需要货币紧缩呀?
马骏:对这个问题现在很大争论,就是这一轮通货膨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东西,肯定有多种原因,比如说货币过于宽松,利息太低这是货币的问题,也可能是供给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农产品的供给突然之间由于天气的原因不够了,所以把价格推高了,也可能是国际的问题,比如说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石油、铁矿石等等,传导到中国。
曾瀞漪:对。
马骏:但是一定要分析主要的问题,因为这个东西决定了政策的选择,哪个是主要的原因,要针对这些主要的原因下大力气去解决,我的观点呢货币还是主要的原因,其他原因都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你看过去几年哪些(卡),最大的变化是货币。你这样看就是2009年的时候中国的货币增长接近30%,这个30%超过了名义GDP增长大概是20个百分点。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货币增长接近20%,超过名义GDP增长大概7个百分点。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两年累计发行的货币,大概超过了实体经济所需要的将近30%。
那么这么大存量的流动性在这个体系当中,自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尤其是资产泡沫的压力,这是这两年变化最多的一个因素。从农产品角度来讲,其实去年还是一个丰收状态,前一段那个东西暴出来了,并没有太大的供给方面的冲击。国际确实是有变化了,比如说油价其他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但是油价现在一百块左右,还没有到危机以前的最高的150块钱,所以是有影响,但也未必是最主要的影响。如果这样来判断的话,就是货币还需要紧缩,因为货币是主要推动通胀的因素。农产品方面我觉得也需要增加供给,可以适当缓解农产品价格的压力。还有就是国际方面的因素,如果油价继续上涨,你的汇率还得升,才能对冲这些进口的通胀。
曾瀞漪:面对遏制通胀还有房地产泡沫,以及外围环境多变等等复杂经济形势,在21号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当中提到了2011年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要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究竟目前通胀形势怎么样,还有中东政局不稳对市场的影响又是什么,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怎么做会比较适当?包括了股市、楼市又会有些什么样的波动,今天请来的是德意志银行大众化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马骏你好。
马骏:你好,瀞漪。
曾瀞漪:首先要再次恭喜你,你又获得了一个亚洲经济学家第一名,而这一次是亚洲货币杂志的评选,你是囊括了三冠王,还有就是中国分析师第一名,还有香港分析师第一名地真的很不容易。
马骏:谢谢你。
曾瀞漪:其实我想马骏这个头衔,代表了市场对你的关注和赞许。但是另一方面你常常被问到的就是跟中国经济形势有关的问题,最近就是通货膨胀。我记得我们在几个月之前谈通胀问题的时候呢,你特别谈到就是说你觉得今年的中国通胀形势,在上半年会有上行的趋势,是不是现在的看法跟几个月之前还是一样呢?
马骏(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我想跟两三个月以前相比,我们对通胀的预期又提高了,那个时候我估计全年的通胀大概是4.3%左右,现在估计可能会接近5%,这是全年平均的数字,那么通胀的走势呢我估计是这样,刚刚暴出来的是4.9%,那么今后的几个月我估计是在5%左右的徘徊,就是同比的数字,但是地到了6月份可能有一个突然的上行,估计可能会达到5.8%,甚至可能会接近6%。这个里面有一些基数效应。
下半年我觉得是一个逐步放缓的过程,一方面是宏观调控已经开始起作用,另外一方面到了四季度有一个比较好的基数效应,使得四季度CPI的同比可能会降到接近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