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人民币小幅回落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16日亚洲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兑人民币3月16日中间价为人民币6.5718元,较上一个交易日(6.5679)小幅上调39个基点,表明人民币仍然处在自3月4日创下05

       16日亚洲时段,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元兑人民币3月16日中间价为人民币6.5718元,较上一个交易日(6.5679)小幅上调39个基点,表明人民币仍然处在自3月4日创下05年汇改新高后短线的调整之势中,但整体的走强之势未变。

美国财政部15日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1月份海外投资者净买入了长期美国金融资产。其中1月份中国所持美国国债总额下降54亿美元,至1.155万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减持。去年12月份中国净卖出4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而在2010年10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曾创下1.175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而1月份所有海外投资者共计净买入美国国债465亿美元,去年12月份为净买入546亿美元。同期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301亿美元美国国债,去年12月份净买入规模为430亿美元。整体而言,1月份投资者净买入长期美国证券的规模为515亿美元,去年12月份为净买入625亿美元。

此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应对如何看待投行机构普遍预测2011年人民币升值大约达到5%的问题上表示,经济学家还有投行都可以做预测,但其关于汇率政策还是那句老话,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而2010年6月份开始进一步推进的汇率改革就是为了增强汇率的灵活性。中国在外部条件还不完全知晓的情况下,比如说市场供求,不好说一年的市场供求现在都掌握了,也不好说一篮子货币,比如说欧元兑美元、日元兑美元的一年变动情况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因此从央行的角度来讲,周小川表示其不会进行预测。

另外,针对近日有媒体引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撰文称,不排除选择较大幅度的、一次性的汇率调整,而该观点还被众多海外媒体转载,16日夏斌在微博上特别表示,该观点是断章取义且颠倒次序,请媒体不要做“误闻”。被中外媒体广泛误传的那句话原文是,“在汇率小幅波动和逐步扩大浮动区间的过程中,视经济发展动态,仍应不排除在必要时,选择较大幅度的、一次性的汇率调整。”但他并不愿意进行进一步解释,仅仅指出想要完整理解该句话。

据悉,该书为他2010年出版的新书,此书中分别对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国际化以及独立货币政策等做出了阐述。事实上,“不排除一次性大幅调整汇率”与近日官员表态均大相径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一在两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重申,中国汇率改革主要是改变单一的盯住美元,而实行根据市场需求,参照一揽子货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将继续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不动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新表态称,中国汇率政策和汇率改革,还是会坚持用渐进性的办法来推进,增强汇率的灵活性。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美元对人民币6.5718元,1欧元对人民币9.183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8.1018元,1港元对人民币0.84313元,1英镑对人民币10.5632元,人民币1元对0.46533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4.3745俄罗斯卢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