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异地扩张将严格受限
3月16日上午,一位监管层人士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从今年开始,城市商业银行通过异地开分行的扩张之路将不再受鼓励。通过内部6个监管评级水平,严格限制城商行跨区域开设分支行的步伐。这就表示,城商行自2006年开始的跨区域经营的蜜月期已结束。
这位官员称,监管层将按照6个评级,严格控制城商行的跨区域扩张。这6个评级指标主要根据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贷存比、拨备覆盖率、不良贷款率等指标打分,根据评分的6个等级,核准是否具备跨区域发展的能力。
他还称,自2006年放开城商行跨区域发展后,北京、上海、天津等一线城市成为各地城商行扎堆的地方,导致城商行发展同质化竞争现象越来越明显。另外,快速扩张也侵蚀了大量资本金,促使城商行通过上市等方式的融资需求也日益紧张。为了阻止这种靠资本消耗盲目扩张的发展之路,银监会今后将通过限制跨区域扩张,引导城商行注重所在地区业务的深耕细作。
这就意味着,城商行的跨区域发扩张之路已被监管层叫停。
2006年,银监会提出,“满足各项监管要求,且对达到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当年,上海银行宁波分行挂牌开业,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跨省(区市)设立异地分行的城商行,城商行异地经营拉开帷幕。
2009年银监会进一步放开城商行跨区域发展限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进行调整,并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据此,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在相关地域范围下设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限制;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将省内分支机构审批权限下放给各省银监局。
上述两项措施,引发了城商行扩张热潮。宁波银行(002142.SZ)、南京银行(601009.SH)、北京银行(601169.SH)2007年相继上市融资,成为首批上市的城商行,同时,这3家上市的城商行也自2006年进入跨区域发展的扩张期,截至目前,3家城商行的异地分行数量均已达到8家,至2011年底,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的分行数量将增加到10家左右。但今后,这种快速扩张模式将不再受支持。
近5年来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城商行资产规模增长迅速。据中国银监会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9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城商行资产总额7.9万亿元,同比增长38.2%,远高于大型商业银行14.4%和股份制银行26.1%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