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联涛:人民币国际化应做好产权保护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26日在上海表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人民币应该逐步稳步的“走出去”,根据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启示,要成为国际储蓄货币需满足三个条件。
沈联涛表示,首先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做到对产权的保护,即可以对冲风险,保护其不会遭受通胀贬值损失;其次是要降低交易成本;此外,要有高度透明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沈联涛是在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金融家沙龙上谈及“危机后的全球金融新格局”时作此表示的。
他指出,中国会在未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几个经济体之一,这势必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形成倒逼。
“中国作为大国迟早是要开放的,(人民币)价格迟早要符合全球市场的情况,”沈联涛说,因此,从长期来看,现在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正确的。
随着中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大量热钱的流入可能引发通胀以及资产价格的泡沫,对此,沈联涛建议征收托宾税,以慢性控制热钱进入,从监管角度控制外汇套利行为。
托宾税是指对现货外汇交易课征全球统一的交易税,旨在减少纯粹的投机性交易,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宾1972年首次提出。
沈联涛表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热钱进来太多,因此现在也是向这些热钱“收取门票”的最好时机,关键是要建立起征收这一税种的机制,这有利于对热钱形成有效的控制和监管。
此外,随着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人民币会逐渐走出去,这样人民币汇率也会逐步增加波动性,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望减轻。沈联涛建议,可以设立全球一些发展势头良好国家的一揽子指数基金ETF,并在我国证券交易所上市,以引导人民币走出国门,投资全球市场,这有利于中国老百姓分散投资风险。
沈联涛现任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中国银监会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召集人,同时也是中国证监会国际事务顾问。他曾任马来西亚中央银行首席经济师、助理行长;世界银行金融界别发展部高级经理;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和香港证监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