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数据显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宜逢高控仓位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上周是央行再次加息后的第一周,股指整体上表现相对强势,突破走高,上证综指连续三天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并收于3030.02点的全周高位,上证综指周涨幅为2.11%,深成指涨2.65%;创业板在经历连续下跌之后也出现0
上周是央行再次加息后的第一周,股指整体上表现相对强势,突破走高,上证综指连续三天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并收于3030.02点的全周高位,上证综指周涨幅为2.11%,深成指涨2.65%;创业板在经历连续下跌之后也出现0.4%的上涨,但整体表现仍然相对较弱,创业板成交量也出现萎缩。上周五钢铁、医药、交运设备、有色等板块走强。 由于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本周将公布,市场对于3月份的物价指数(CPI)的高企已经有所预期,由此可能引发央行的再次加息也在预期之内,因此说,此次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同时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央行所表现出的迫切心态,凸显出当前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由于紧缩政策兑现,市场也走出了紧缩政策兑现后的压力释放态势,出现震荡上涨,并站上3000点整数关口。
昨天,海关总署发布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数据显示,1-3月,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9.5%。
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增长32.6%。
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为顺差139.1亿美元。
贸易数据显示我国一季度出口形势并不乐观,也从侧面反映了一季度宏观经济下滑的迹象仍然较为明显,而此前的PMI数据虽然环比上升,但指数在经历3个月下滑后反弹力度依然较弱,在持续的高物价下,经济走势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而经济增速下降,已在管理层预期之内,短期经济增速回归平稳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转向,短期内物价仍是当前政府工作重点,央行对于流动性的回收短期并不会因经济增速放缓而出现放松。
目前来看,制约市场趋势上行的压力主要来自高通胀下政策紧缩以及经济增速回落的。面对美元贬值、油价屡创新高,人民币升值明显、但总体难以抵挡物价上行对经济的压力。
短期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估值修复和资源股为代表的抗通胀概念主线为主、且逐步关注成长股的机会。当前经济的复杂形势也抑制了权重股的估值提升空间。因此,短期仍应保持适度谨慎、以平衡市看待,3050-3100区域压力依然较大,投资者更适宜逢高减仓、控制仓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