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六:私募股权可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春华资本创始人、中国私募股权业意见领袖之一胡祖六在今天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表现作出了颇不客气的评价。   在早晨的《私募股权与创投资本:成长的烦恼》分论坛上,

   春华资本创始人、中国私募股权业意见领袖之一胡祖六在今天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表现作出了颇不客气的评价。

   在早晨的《私募股权与创投资本:成长的烦恼》分论坛上,胡祖六在谈及私募股权可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时说,中国企业必须要走向世界,但问题是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主权投资基金,不能仅仅依赖于国有企业。

   他说:“在历史上,或者在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国有企业的国外投资碰到了很多的挫折,很多的不良经历,无论从投资目标的选取、投资条款的谈判、后续的风险管理上,都有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有人把中国比作80年代的日本,财大气粗,钱多人傻。”

   他认为,管理更为专业、更国际化、更以市场为导向的私募股权业,可以“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上,起到重大的建设性作用。”

   得益于中国人财富的积累,宽松的信贷环境,以及另类投资渠道的匮乏,中国年轻的私募行业在最近几年急剧增长,注册的私募股权基金数量及旗下管理资金的金额都在迅速膨胀,有人戏言中国已经进入“全民PE”年代。

   尽管这个行业“不缺钱”,投资者热情高涨,且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向好,但在今天的讨论中,国内外私募产权业的几位资深人士也指出了这个行业面临的潜在掣肘,包括管理人才匮乏、盈利模式单一、回报率不高等。

   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认为,私募业普遍的高估值让这个行业的运营模式趋于单一,这个行业必须要进行调整。

   他说,中国创业板在成立一年半之后,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60倍至80倍,一些好公司在上市之初甚至达到100倍。好的一面是,这样的高回报能够激发企业家精神。

   “但这有不好的地方,因为它让私募股权业有一种唯一的运营模式。比如说即便PE(市盈率)高达25倍,你在企业IPO六个月之后还能赚到三倍的利益,很多国内PE都在这样思考。非常不幸,我们的行业要进行一些调整。”

   胡祖六认为,估值高企可能影响私募业的投资回报率,长期如此,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