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人民币结算遭遇成长烦恼 三道槛须跨越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先后在全国二十个试点城市稳步推进,有效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然而,记者在第109届广交会采访发现,跨境人民币业务在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以来,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先后在全国二十个试点城市稳步推进,有效降低了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然而,记者在第109届广交会采访发现,跨境人民币业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正面临“成长的烦恼”。   多位专家表示,“好酒也需卖力吆喝”,广大中小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了解和运用还有待深入,银行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人民币回流中国的限制以及增加人民币投资选择,从源头上打消采购商对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顾虑。   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成长烦恼”   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快速发展。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3603亿元,相当于去年该项业务总量的70%。   记者从广交会期间举行的“2011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支持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金融服务论坛”上获悉,从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到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3.42,0.05,1.48%)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7400多亿元,人民币清算网络覆盖全球。   人民银行总行副巡视员姚余栋说,由于不存在核销环节,结算资金不进入待核查账户,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然而,记者在广交会期间采访发现,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出口企业对于是否选用人民币结算仍旧犹豫不决。   “不是我们不想做,而是实际操作中发现一些商业银行对业务还不够熟悉,比如我们需要了解收款路径和付款路径方面的问题,但银行业务人员总是拿一些文件让我们看,这让企业很为难。”广东天耀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沈耀亮说。   对此,姚余栋认为,多年来国内银行习惯了“严管”方式下的运作模式。对跨境人民币结算这类新兴业务领域的具体操作模式,也习惯了央行不仅要出政策,还要出具体的操作细节。   “事实上,央行在跨境人民币业务的管理上始终贯彻贸易便利化的指导思想,即怎样便利企业就怎样操作,强调‘事后管理’的原则,商业银行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因此应充分发挥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姚余栋说。   对人民币回流途径和投资渠道的顾虑,也是部分采购商不愿意选择人民币结算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的采购商埃娃告诉记者,人民币在俄罗斯的认可度正不断提升,去年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但在海外缺乏有效投资避险渠道,如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她非常愿意采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来自瑞典宜家家居的采购项目负责人冯永辉说,通常情况下,宜家在海外采购时,都会使用采购地货币作为结算货币,但中国大陆地区是个例外。   “企业是看重效率和成本的,我觉得人民币还需进一步加速国际化,但这里面包含很多配套的因素,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完善。”冯永辉说。   跨境人民币业须跨越“三道槛”   货币的国际地位,是一国贸易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影响贸易利益的重要因素。专家认为,跨境人民币业务迅猛发展的背后,亟须跨越“三道坎”。   其一,很多中小企业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认识还不到位,在对外贸易中,缺乏向贸易方提出人民币结算要求的积极性。   办理了广东省内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广东省丝绸集团结算财务中心副主任张远标说,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存在外商不愿意接受人民币的误解,对参与试点工作并不积极。实践证明,像丝绸集团这样在海外有完善清算渠道的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后,不仅提升了贸易竞争力,而且在调整贸易和结构转型方面获益不少。   其二,商业银行的经办业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中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王志恒表示,商业银行不应仅停留在办理好业务的阶段,而应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中的“桥梁”作用,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政策的便利,通过银行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感受到规避汇率风险、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实惠。   其三,有关部门应尽快解决人民币回流中国的限制以及增加人民币投资选择,打消采购商对使用人民币结算的顾虑。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认为,相关部门应当为企业提供安全、可控的资金回流渠道,开发一些使用人民币投资的债券、股票或衍生工具,完善人民币投资市场。   人民币国际化还需各方加力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对于扩大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加快人民币区域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试点范围的不断拓展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各方需齐心协力,共同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再加一把力”。   姚余栋说,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各部委,出台支持政策,继续鼓励企业使用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为使用人民币结算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同时,由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机构高效创新的服务,因此将继续督促各金融机构大幅简化手续,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便利企业开展业务。   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王志恒认为,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跨境贸易及投资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特别是扩大海外人民币清算通道,确保为企业提供准确、高效和安全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服务。   同时,银行要持续拓宽与海外机构在跨境人民币业务领域合作的范围和内容,重点加强在结算、境内外贸易融资等方面的联动,完善跨境一体化服务的平台;持续加快设计研究,为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提供贸易融资、保值避险、资金理财及跨境投融资等深层次产品,以特色产品增强服务全面性。   在此前召开的金砖五国会议上,我国与各国协议扩大以人民币进行经贸交易。近期又分别与乌兹别克和新西兰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迄今为止,我国已与10个国家或地区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进一步推动了跨境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展。   “解决境外客户接收人民币后的使用问题,增加投资渠道,让贸易方看得到使用人民币的收益,才能激发其使用人民币结算的积极性。”姚余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