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迈入“后6.50时代”
4月以来一路狂奔的人民币汇率终于在“五一”节前一举击破6.50整数大关。跌跌不休的美元指数,与汇率工具抗通胀的货币政策取向成为人民币汇率飞速挺进“后6.50时代”的两大推动力。分析人士表示,美元当前的弱势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有望延续,这或将推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汇率继续走强。不过,在美国政府高层已传出“减赤”声音、美元指数已逼近历史低位的背景下,未来美元仍存在强力反弹的可能,人民币汇率在升破6.50关口之后或将逐步放缓升值节奏。
大步迈入后“6.50时代”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29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4990元,该中间价较前一交易日走低61基点,为2005年7月汇改以来首次升破6.50整数大关,人民币汇率由此也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而在“五一”节后的首个交易日(5月3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5002,微涨12个基点,但依旧保持与6.50整数关口的“亲密接触”。
分析人士表示,在4月29日人民币汇率击破6.50整数大关后,按照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势,可以确认人民币汇率已正式进入“后6.50时代”,后期人民币汇率仍将继续向新高挺进。
统计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接连突破6.55、6.54、6.53、6.52、6.51、6.50六个整数关口,更在当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步入“后6.5时代”,升值加速态势为汇改以来罕见。截至4月末,人民币对美元前4个月已累计升值1.90%,其中4月单月的升值幅度高达0.88%,4月以来加速升值的特征极为明显。
新加坡华侨银行外汇分析师谢栋铭表示,在美国政府宣布本拉登的死亡消息后,美元指数近两个交易日虽然受此消息提振而有所撑反弹,但是同时受到投资者担心新一轮报复性恐怖袭击而反弹幅度受限。短期来看,本拉登死亡消息未能支撑美元大幅反弹显示出市场依然倾向于看空美元,而本周多国央行的议息会议则可能继续成为外汇市场的交易主题。而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近期持续强势的人民币汇率依旧有续创新高的可能。
升值速度或逐步放缓
美元指数2011年以来的一路下滑,可谓“水银泻地”,然而此间已有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出对其会否“否极泰来”的忧虑。上海一大行外汇交易员表示,考虑到美元指数在经过长期下跌后,2日创出的72.72点的阶段新低目前距离70.68点的历史低点已经不远,在突破6.50关口后,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节奏仍应“适度”。包括QE2(第二轮定量宽松)的即将终结、以及美国政府高层正在讨论的“减赤”计划,可能会推动美元未来出现强力反弹。无论从资本流动还是从实体经济等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在经过前期的一路飞升后,仍需逐步回归稳健。
上月26日,在美联储议息会议前期,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示,美国需要“可靠的策略”来削减其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高额预算赤字。而与此同时,5月2日的一则最新消息则进一步显示,一个由民主共和两党组成的参议院“六人组”即将完成一项折中减赤计划,其中建议共和党接受增税计划,而民主党则须同意削减部分福利计划。
上述交易员表示,减赤计划对于长期疲软的美元指数而言,将可能将带来极为实质性的提振。考虑到即将于6月末到期的QE2即将终结、本拉登死亡后美国海外军费开支未来几年内有望大幅削减,投资者长期以来对美元的负面预期或将因此逐步扭转。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升值节奏仍有必要保持稳健。不过,另一方面,作为应对输入性通胀的一项重要手段,人民币继续在合理步伐上延续稳健升值、深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仍然有助于缓解来自去年以来居高不下的的输入性通胀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