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鼓励行业兼并重组 山东或成医药流通主战场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目前,山东省医药流通企业40 多家,但还处于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企业效益低,管理落后,规模化现代物流企业少。医药流通业对全省工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不够  “商务部5日正式出台规划,鼓励药品流通行业兼并
  目前,山东省医药流通企业40 多家,但还处于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企业效益低,管理落后,规模化现代物流企业少。医药流通业对全省工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不够

  “商务部5日正式出台规划,鼓励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这将为促进带动山东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6日,山东省经信委消费品产业处调研员冯其江对经济导报记者说。

  同步做强

  据了解,5 日出台的《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提出,到2015年,形成 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总额的85% 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总额的60% 以上;连锁药店占全部零售门店的比重提高到2/3以上。

  “这与我省加快推动医药流通业发展是同步的,我省规划到‘十二五’打造医药商业过百亿元的大型集团两个。”冯其江告诉导报记者,目前,山东省医药流通企业40多家,但还处于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多、小、散、乱的状况没有改变,企业效益低,管理落后,规模化现代物流企业少。“医药流通业对我省工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不够。”

  早在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山东就希望通过行业洗牌催生医药流通企业“航母”。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曾在全省医药行业会议上提出,山东将大力推动医药商业企业整合重组,发展大型医药零售连锁、物流配送和医药会展业务,以山东省医药集团、海王银河等重点医药物流企业为基础,重点培育零售门店达到800家以上的大型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争取用3-5年时间培育形成1-2家进入全国医药零售10强的企业。

  争雄山东

  实际上,近3年来,山东医药流通业已春潮涌动,除了本土企业主动兼并重组外,外来企业也纷纷加入山东市场,争抢医药流通“蛋糕”。

  2009年4月,鲁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36家医药生产流通企业成立“大鲁药”。当年12月16日,国内第一大医药流通企业国药控股正式设立山东分公司,整合市场资源。去年4月28日,国内第二大医药流通企业上海医药宣布控股青岛国风药业。同年11月16日,随着山东北药中信医药有限公司正式揭牌,作为国资委确立的央企药业平台,华润医药正式进军山东医药流通业。

  “山东有接近1亿人口的巨大医药市场消费潜力,目前山东缺乏大型、有实力的医药生产流通企业,这吸引了全国医药流通业巨头,特别是央企的进入 。”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惟佳说。

  据国药控股济南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安国介绍,国药控股山东公司去年底已在全省17个地级市建立了控股子公司。国药控股将利用其在医药流通领域的优势,整合市场资源,减少流通环节,拉低药价。根据国药控股的规划,今年公司在山东地区的销售收入预计达到 50亿元,2014 年将达到100亿元。

  同样喊出“打造山东最大医药”口号的还有上海医药。去年5月,上海医药集团下属公司与山东商联生化药业共同组建山东上药商联药业有限公司。按上海医药集团副总裁葛剑秋的说法,他们将用3年时间整合其在山东的其他资源,力争进入山东医药分销市场的前列。

  新闻同期声

  我国出台首个药品流通规划

  导报讯 中国商务部5日发布首个《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简称 《纲要》),提出未来5年将完善准入退出机制,严格控制药品经营企业数量,同时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

  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将改变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长期存在的集中度低、发展水平不高、物流效率低等痼疾,药品流通行业将迎来一次“大洗牌”。

  来自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38.8万多家。由于多种原因,当前中国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药品流通企业小、散、乱问题严重。

  目前,中国药品批发前三强仅占全国销售总额的20%左右,而美国前三家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占国内市场的份额达到90%以上;中国药品零售前三强市场份额更是少得可怜,仅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总额的5.6%。

  “可见,无论是从应对国际竞争,还是从发展药品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价来看,都需要通过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集中度。”中国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