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6
加拿大央行周二宣布加息25个基点,至0.75%,这也是该行连续第二个月加息。此举在分析师普遍预期之中。但央行也暗示,未来的加息步伐可能放缓。 央行在声明中表示,经济复苏变得更加温和,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稍有
新华网渥太华7月20日电 加拿大中央银行——加拿大银行20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至0.75%。这是加拿大两个月内第二次上调基准利率。 加拿大央行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说:“考虑到前方不确定因素,
近日欧洲央行大幅削减欧洲国家政府债券购买量加上多个国家顺利出售债券,市场对欧债危机的担忧有所缓解。但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对欧洲债务危机是否结束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欧元区可能迎来更多挑战。 欧央行大
周二(7月20日)亚洲汇市尾盘,美元/泰铢走低至32.280泰铢,周一尾盘为32.285泰铢。 投资者未理会泰国央行行长Tarisa有关央行仍面临泰铢上行压力挑战的表态。 驻曼谷的某交易商称,预计几个交易日该汇率不会
美元指数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六月所形成的上行趋势的50%回调位即81.4,该点位预计能给予美指一定支撑,但是否就此反弹需要看市场情绪变动及美国国内数据好坏。82整数关口对美元是一个重大考验。欧元关注1.30心里关口
因为投资者继续谨慎看待美国经济形势,今天亚洲时段美元略有下跌。在美国仍处财报季以及美国最新数据仍低于预期的环境中,交易商忽略欧元负面消息,并将该货币推至2个月新高。穆迪昨天下调爱尔兰主权债务评级的消
今日上午到目前,日元出现了一定下跌,盘中最低跌至87.20.截止发稿时,日元基本波动在87整数关附近. 今日上午有消息人士表示:日本央行可能会在85整数关附近干预以阻止日元上涨.同时日本央行可能会考虑进一步宽松
周二日本日经225平均指数开盘下跌1.5%,报9267.24点;收盘下跌1.15%,报9300.46点。英国FTSE100指数开盘上涨0.6%,泛欧绩优300指数开盘上涨 0.4%,至1010.16点。 欧元: 周二欧元兑美元亚洲时段开盘于1.29
美国企业收入和薪资水平下降,以及糟糕的房市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正在失去动力。 周二(7月20日)中国宣布其国内消费者支出增长,并且投资者们预计,中国将放松货币紧缩政策强度。在此之后,澳元和纽元双双
?? 2005年7月21日,央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调2.1%,从此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逐渐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05年9
    5年前的今天,中国首次启动“汇改”,结束了人民币长达10年的“固定汇率体制”。从那一刻起,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取而代之的是参考一篮子货币。    货币制度是国家经济制
房屋数据疲软、就业数据不佳、消费者信心下降、高盛净利骤降……一连串令人泄气的数据却没有压垮市场。20日美股不跌反涨,高盛也没有因业绩不佳暴跌,反而大涨逾2%。21日,市场延续涨势,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亚太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14 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在金融市场投资者担忧情绪仍日渐严重的背景下,伯南克的这次讲话,被额外赋予了向市场释放确定性信号的重任。
英国央行7月21日公布的上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以7:1的投票结果决定维持利率于0.5%的历史低点不变,并一致同意维持量化宽松政策规模于 2000亿英镑不变。英国央行预计,该国经济增长
没有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鼎力相助,匈牙利的发债也面临“难产”。20日,匈牙利进行国债标售,但发债结果显示,该国主权短期融资成本已攀升至19周最高位。 匈牙利政府原本计划发行450亿匈牙利元的3个月
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消息,据国外媒体昨日报道,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周三称,虽然美联储理事已经准备开始从历史低点上调基准利率,并削减其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的资产负债表,但同时仍旧做好了在
因美股大幅下滑引发市场风险厌恶情绪上升,加之投资者对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持谨慎态度,纽约市场周二(7月20日)午盘欧元/美元自亚市触及的2 个月高点1.3026大幅回落,目前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走低40点左右。有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公告,将于22日发行800亿元3月期央票,较上周3月期央票450亿元的规模放大近八成。本周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回笼已成定局,这是央行九周来首度净回笼操作。 据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740亿
中国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21日表示,打击内幕交易,形成综合防控内幕交易体系是当前证券监管执法的一项重点工作。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内幕交易案件发生较多,特别是并购重组过程中的内幕交易问题成为市场监管
对美国总统奥巴马而言,7月21日是一个历史性的大日子,因为当天他亲手签署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全面、最严厉的一部金融改革法案,使之正式成为法律。 这是继今年3月医疗改革法案获得国会通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