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5年第15期

总第525期 2025年08月01日出版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继往开来
比较与研究
  • 加密货币、第三代互联网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免费

    [刘东民 杨盼盼]

    在特朗普2.0时代,全球加密货币产业及其相关联的第三代互联网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将加速全球数字金融和数字经济发展,并逐步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 美国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与保护主义实践

    [邵冠华 宋丽]

    长期以来,美国在对外贸易政策中强调自由贸易理念,但纵观其贸易政策的历史轨迹,贸易保护主义始终贯穿其中,并在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 央行国债交易操作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王运金 连平]

    我国央行将国债交易操作定位为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与发达经济体的量化宽松政策有本质区别。未来央行增持国债应与经济增长、市场成熟度和国债发行节奏相协调。

  • 厘清稳定币发展的五大争论

    [朱太辉]

    厘清稳定币是否会弱化国家货币主权、是否会改善实体经济服务、是否会促进法币的国际化等争论,需要结合稳定币的底层基础、业务模式、发展趋势、潜在风险以及竞争格局等视角研判。

  • 美国重塑贸易格局与人民币国际化

    [占华]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建立闭环的人民币循环结构。美国重塑贸易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数据分析
金融观察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回顾与展望 免费

    [徐磊 刘芳雨 李卢霞]

    自由便利的经济政策、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与时俱进的政策创新和联通内地的腹地优势,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优势所在。

  • 全球稳定币市场现状、监管动态与前景

    [赵鹞]

    当前主要经济体都认识到稳定币的系统性重要性,但对于稳定币的监管政策呈现差异化态势。未来监管的着力点在于透明度与合规性、国际监管协调以及风险防范体系建立等诸多方面。

  • 稳定币和数字金融基础设施

    [钟伟]

    稳定币发行机构更接近于专注链上汇兑支付的特殊机构或狭义影子银行,并不提供链上钱包,只是提供传统法币和链上稳定币的转换出入口而已。未来挑战银行账户体系的并非稳定币,而是数字钱包。

  • 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与科创中心联动发展

    [徐芳芳]

    金融与科技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两大关键词,金融中心资本势能与科创中心技术势能的协同增效,将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上海方案”。

建行天地
  • 海运电子提单的规制演进与实践探索

    [陈佳洁]

    海运电子提单具备流转高效等优势,但实践应用中存在法律适配性不足等障碍。关注海运电子提单相关法律规则及业务实践,有助于推动海运电子提单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拓展其应用广度和深度。

局长论坛
  • “南沙金融30条”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吴燕生]

    “南沙金融30条”明确了金融支持南沙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的具体举措,旨在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 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来元元]

    结合甘肃省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实践,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工作质效的持续提升,需要基层外汇局层面、地方政府层面、银行层面以及企业层面的统筹发力。

市场